【本報訊】(記者 王若琳 李東辰 童磊 付湯雅)3月21日,深圳大學黨委書記李清泉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構建“大學-區域”發展命運共同體》為題,為同學們開講“思政第一課”。麗湖、粵海兩校區700多名師生代表在麗湖校區守忠樓報告廳現場和粵海校區匯星樓報告廳集中收看,深圳大學副校長李永華主持活動。
大學:從象牙塔到燈塔
李清泉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首次提出教育是“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凸顯教育事業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之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高水平高等教育提供有力支撐,大學應主動擔當起服務支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建設的戰略使命,成為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戰略力量。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對高校服務社會及區域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皻w根到底,我們的高等教育要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扎根中國辦大學,發揮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是我們未來高等教育必須承擔歷史任務和歷史責任?!崩钋迦f。
回顧百年教育發展歷程,李清泉說,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歷程表明,服務區域發展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職能之一;我國的教育發展史也證明,我國高等教育的歷史轉型為區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如今,大學早已打破獨善其身的邊界,從成為社會發展的服務站,到成為引領社會發展的“燈塔”。大學與城市共同成長、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互成就;高等教育發展與區域發展逐步演變成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命運共同體。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發展與區域發展同向同行,大學在區域協同創新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
高校如何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燈塔”?李清泉說,我國現代化進程實施科技自立自強戰略,大學的“連接者”作用越發突出,深度參與、實質促進了區域發展的價值共創,在此過程中發揮“燈塔”效應?!拔磥硪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是區域發展和科學中心形成的重要引擎,更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span>
中國大學:放眼全球扎根本土,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如何建設一流大學?李清泉以斯坦福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經驗為例,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和差異化因素指出,區域發展的國家戰略需要高等教育在“大學-區域”協同發展中開創新局面。面向未來,大學需要在多重國家戰略交織演進中,跨越從理念到行動、從行動到成果兩個“太平洋”,開辟“大學-區域”協同發展新境界;打通從0到1源頭創新的“最初一公里”、從1到N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務區域發展。
大學如何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發揮大學的獨特功能,為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提供新動能。校城一體,共創共榮,精準對接區域發展戰略;設計優化與自主演化相結合,構建“大學-區域”協同發展的開放系統;打造大學-區域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以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為主要抓手,積極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打通“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全面推進區域協同創新——構成“大學-區域”命運共同體“五星模型”。李清泉說,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既要放眼全球,也要扎根本土,緊密貼合國家高等教育布局,在精準對接中實現標新立“特”,走自立自強的差異化發展之路;以特色優勢服務區域需求,探索融入區域發展的可行路徑。
深圳大學:要扎根“雙區”,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國式現代化
“面向未來,深大需要怎樣的改革與探索呢?”李清泉以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為例說明,打造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大學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盎浉郯拇鬄硡^以及‘灣區大學群’的奮斗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彼f,作為以城市命名的大學,必須緊密對接中央所指、灣區所向、城市所需,以“深大所能”全力助推雙區建設。
“深大不僅是辦在深圳,更是‘長’在深圳,‘長’在改革開放和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崩钋迦f,作為深圳高等教育的長子,深圳大學幾乎全程參與和見證了深圳的偉大創業和偉大奇跡,創校之初就肩負著為特區培養人才、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探路的特殊使命。深大40年的成就努力詮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大扎根深圳,始終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特殊使命,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國高教改革提供新時代可借鑒、可推廣的深大經驗。
“名城、名校、名企,共生演化?!崩钋迦f,高等教育要努力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引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大學確立構建“命運共同體”的中長期“三步走”戰略,要以“全球廣度、中國高度、深圳速度”,扎根“雙區”加快創建世界一流綜合性大學,立足本土,面向未來,以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為抓手,為服務國家和“雙區”建設需求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大學子: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新時代青年如何與國家共命運,實現人生理想?”課堂上,李清泉向同學們拋出思考題。他說,城市與大學共榮共生、良好互動,大學與大學生也要雙向奔赴、相互成就,青年—大學—城市—國家,也是發展命運共同體?!皣业母粡?、城市的發展,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奮其志、盡其才?!?/span>
當下, “ChatGPT”成為熱門話題,李清泉以此為切入點指出,大國之爭是科技之爭,他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向廣大學子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青年學子如何成為適應新時代的人才?李清泉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鼓勵深大青年學子要勇挑重擔、把握機遇、善作善為,把自己的志向融入時代發展,與時代同行,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相融合,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立非常之志,建非常之功,在新征程上放飛青春理想!